close

崛仁憲【觀民藝 極秘知美 美的愉悅】 

前往京都YDS 參觀先前頗注意的作家《崛仁憲》個展,這是作家第一次在京都的個展,一進入隨即被一股雲騰般的輕渺感觸襲來,這是器物自身在說話,佇立,所散發出來的氣場,作者簡單的和我招呼後,隨即,靜靜地端看場域與器的交流氣質。

因為創作者在創作時總是叩問美的價值、意義與人生活的價值究竟為何?因此器物中,總有難以言喻的背後精神意識在流動。

清晨 夜寢之時,以所收藏的傳承朝鮮李朝時代古典痕跡的「三島手」技法茶杯啜飲凍頂烏龍,夜燭火微光印襯的這兩只茶杯,從手接觸茶杯的形體圓潤但是杯口利落實在的線條,兩種細微的不同觸感。

我來來回回一邊品茶,一邊摸著茶杯,並觀察粉引古典的花瓣圖形與圓點狀,斜口切的紋路,輕輕渺渺的色澤,或在燭光下杯緣呈現淡黃金色,或是外側杯緣的粉引刷毛都給人古典悠然的溫婉感,這是一只如山雲飄渺的茶杯


「三島手」技法:在半乾的陶土上雕刻,有別于一般在半乾坯體壓印做出凹面之後再塗抹白化妝土,

崛仁憲的三島手更以自己的累積的經驗,多元的技法,所製作出只有他才能製作的古典味道,不斷拉出纖細線條,縝密作業展現一點一滴滴水穿石細心打造的姿態,如山嵐逢雨,雲霧起時的姿態,飄渺充滿生機的大器之作。

我非常喜歡茶壺茶杯系列,一只白粉引茶壺上蓋卻是宋朝文人清雅的青繪勾勒紋樣,

兩種不同上釉方式,讓此茶器更具清雅麗質。


我想起「什麼是美?」我很喜歡的日文書說的一段話:像是一盞燭光中的點著火的燭芯,隨風搖擺,但是卻是支撐著那盞光,而人們隨著美的光,一直往前、找尋,看見的美卻是朦朧而真實。

此組八角白皿、杯、茶壺完全道出一席壺中之情,茶壺對於空間產生的不可思議的分為氣場,用單手掌握的小小器具之中,望見茶湯與生命宇宙的調和。氣息、水、茶、心與空間環境融為一體。

茶人、或品茶之人用它原本該有的面貌,「本來」來自根本,茶精神擁抱在茶心之中,小小的茶杯與茶席或身旁的人一同品茗,奉上的小茶杯中包含著做茶人的心意,小杯啜飲兒橫,主人再為之替上新茶,靜靜泡茶,驀然觀看茶湯,待客之心,也存在于為你斟上茶的心意裡,

待客之心,待客之道在於《惜》字,這字也包含了對天地、對人、對萬物之惜。我想「茶席」不在乎形式而在其調和,調和茶、人、環境與心。聞香、喝香也說出了與人相處之香氣。


「崛仁憲」

在現代生活中機械物質科技充滿眼目,人性與古文明之美卻仍在暗處隱晦發出絲絲光彩,人性的真美光彩。

崛仁憲所燒製出的作品擁有東南亞中國古陶瓷的感覺,應用多元技術與自身所積累出來的經驗,造性美與設計簡潔非常能融入現代生活,他的器皿誕生的特質是【輕妙之美】。


1976年福井県出生,現居東京都八王子市岡山縣北中部,俱有里山之美的山居生活,將工房與自宅融合,與妻子兩人共同生活,為的是要緬懷關於古陶器之美的共同意識是什麼呢?對於現代時代生活的人們來說,是否留下了什麼古文明之光?


為了追尋答案,因此開始山居生活並在岡山發現了古陶器之美所留下的微光盼望。現在所製作的器皿、田裏種植的食物、收割、料理、烹飪、家事都生活的一部份,因此並非是追求形態之美,更重要的是其內在的感情,也就是說製作器皿時所融入的精神,就如同做家事、種植都含有一份心意在其中。


我們可以發現崛仁憲所述說的創作想法,是來自「由內而生的造型之美」。



arrow
arrow

    okini器物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